索引号
640425020/2021-00011
文号
彭灾险普办发〔2021〕2号
发布机构
彭阳县应急管理局
责任部门
彭阳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日期
2021-08-13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彭阳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彭灾险普办发〔2021〕2号

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彭阳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彭阳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1年8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彭阳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宁政办发〔2020〕27号)等文件相关要求,在全县范围组织开展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

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部署通过组织开展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全县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一是全面获取全县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

二是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客观认识当前全县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科学预判今后一段时期灾害  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全县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三是通过实施普查建立健全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多尺度隐患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图、风险区划、灾害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库建设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信息化系统根据应用需要编制县级15万或110万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形成一整套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二)主要任务

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开展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  力数据库;开展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应用需要编制县级15万或110万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

(三)实施原则

1.统一组织,部门协作

成立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领导机构,统一组织普查工作,负责统筹各参加部门的普查任务,按照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组织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与分工,完成相关普查任务,并按照统一要求提交普查成果,形成综合性成果。

2.分级负责,多方参与

县人民政府是落实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普查相关工作。组织专家力量、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普查工作。

3.全域覆盖,系统综合

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摸清灾害基本区情和家底的专项性普查,既要合理划分普查对象,全面系统地调查灾害风险系统各个要素,又要突出多灾种综合、多要素综合、多方法综合,科学组织实施,做到覆盖全域、不重不漏。

4.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在普查方案要求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灾害类型、灾害损失特征、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灾害风险普查的实施方案、阶段性目标和工作进度。

二、普查范围

(一)普查对象

普查范围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人民政府、行政村(社区)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

1.灾害种类

根据灾害种类的分布、程度与影响特征,确定普查的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5大灾害类型,其中,水灾包括流域洪水、山洪和城市洪涝,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等。未列出的灾害种类不在本次普查范围之内。普查包括因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调查,不包括独立的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2.承灾体调查对象

包括遭受灾害破坏和影响的居民、生命线工程、公共服务系统和三次产业所涉及的人口、房屋、基础设施、财产、自然资源与环境和区域经济等。

3.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对象

包括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政府、行政村(社区)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以及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护工程、避难场所、森林和草原防护等防灾减灾工程。

(二)普查时空范围

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范围为全县境内在按照自治区、固原市普查方案完成相关任务的前提下,我县可根据本县主要灾害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可适当增加调查评估的内容,提高调查评估精度。

根据调查内容分类确定普查时段(时点),致灾因子调查依据不同灾害类型特点,调查收集30年以上长时间连续序列的数据资料,相关信息更新至2020年12月31日。承灾体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年度时间段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近三年时间段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历史灾害调查时段主要为1978年至2020年,包括年度灾害调查和灾害事件调查,其中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时段为1949年至2020年。

、普查内容

(一)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

全面收集获取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历史灾害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已开展的各类普查、相关行业领域调查评估成果,根据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灾灾害等实际情况和各类承灾体信息现状(包括各类在建承灾体),统筹做好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补充、更新和新增调查。针对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重点对历史灾害发生和损失情况,以及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开展普查。

1.主要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

地震灾害。在重点区开展断层活动性鉴定、1:5万活动断层填图、隐伏区活动断层及沉积层结构探测,获得主要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活动性定量参数,评定活动断层的发震能力,编制县级1:5万活动断层分布图。获得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场地类别基本参数,开展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探测,评定不同地震动参数的场地影响,编制宏观场地类别分区图;配合自治区编制完成1:25万地震危险性图。

地质灾害。主要开展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1:5万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获得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基本灾害特征信息、稳定性现状、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属性等信息,建设县级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编制县级1:5万或1:10万地质灾害危险性图。

气象灾害。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气象灾害的特征调查和致灾孕灾要素分析,针对主要气象灾害引发的人口死亡、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坏等影响,全面获取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孕灾环境信息和特定承灾体致灾阈值,评估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县级危险性基础数据库。编制县级1:5万或1:10万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等专业图件。

水旱灾害。开展暴雨洪水特征调查、暴雨洪水致灾孕灾要素分析,完成暴雨洪水易发区调查分析、水文(位)站特征值计算复核、流域产汇流查算图表;完成水文站网功能评价、统一水文测站高程基准;开展暴雨、洪水频率分析,更新暴雨频率图、河流主要控制断面洪水特征值图表,编制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图。以县(区)级行政区、建制城市、重点生态保护区为基本统计单元,收集整理旱情资料,历次旱灾资料,蓄、引、提、调等抗旱水源工程能力,监测、预警、预报、预案、服务保障等非工程措施能力等相关基础资料,建立干旱灾害危险性调查数据库。

森林和草原火灾。开展森林和草原可燃物调查、野外火源调查和气象条件调查(2000年以来),建设森林和草原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综合森林和草原可燃物、燃烧性因子、立地类型、野外火源以及气象条件等情况,结合已有资源数据、调查数据、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森林和草原火灾危险性综合研判与分析,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估,编制县级1:5万的森林和草原火灾危险性分级分布图。

2.承灾体调查与评估

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利用各类承灾体已有基础数据,开展承灾体单体信息和区域性特征调查,重点对区域经济社会重要统计数据、人口数据,以及房屋、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能源设施、市政设施、水利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重要承灾体的空间位置信息和灾害属性信息进行调查。

人口与经济调查。充分利用最新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各类资料,以乡镇为单元获取人口统计数据,结合房屋建筑调查开展人口空间分布信息调查;以县为单元获取区域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作物种植业面积和产量等。

房屋建筑调查。内业提取城镇和农村住宅、非住宅房屋建筑单栋轮廓,掌握房屋建筑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信息;在房屋建筑单体轮廓底图基础上,外业实地调查并使用APP终端录入单栋房屋建筑的建筑面积、结构、建设年代、用途、层数、经济价值、使用状况、设防水平等信息。

基础设施调查。针对交通、能源、通信、市政、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共享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分布和部分属性数据库,通过外业补充性调查设施的空间分布和属性数据。设施基础和灾害属性信息主要包括设施类型、数量、价值、服务能力和设防水平等内容。

公共服务系统调查。针对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重点公共服务系统,结合房屋建筑调查,详查学校、医院和福利院的人口、服务能力、设防水平等信息。

三次产业要素调查。共享利用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地理国情普查等相关成果,掌握主要农作物、设施农业等的地理分布、产量等信息,危化品企业和非煤矿山生产企业空间位置和设防水平等信息,第三产业中大型商场和超市等对象的空间位置、人员流动、服务能力等信息。

资源与环境要素调查。共享整理第三次国土调查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资料,共享整理最新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清查、调查等形成的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成果。

承灾体经济价值评估与空间化。抽样调查全县不同地区主要承灾体重置价格;评估不同承灾体的经济价值,以规则网格(公里网格)为单元,并进行人口、房屋、农业、森林、草原、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存量等承灾体经济价值空间化,生成全区承灾体数量或经济价值空间分布图。

3.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全面调查、整理、汇总1978年以来,我县行政区年度自然灾害、历史自然灾害事件以及1949年以来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建立要素完整、内容详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历史灾害数据集。

年度历史灾害调查。调查1978-2020年县级行政区逐年各类自然灾害的年度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等。

历史一般灾害事件调查。调查1978-2020年县级行政区逐次灾害事件的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致灾信息等。

重大灾害事件专项调查。调查1949-2020年重大灾害事件的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致灾信息等。

(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水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灾害等致灾孕灾重点隐患调查评估;开展自然灾害次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点隐患调查评估;开展全区隐患排查要素综合分析和分区分类分级评估。

1.主要灾害隐患调查与评估

地震灾害,重点调查其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严重次生灾害或阻碍社会运行的承灾体,按照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水平建立地震灾害隐患分级标准,确定主要承灾体的隐患等级。

地质灾害,基于致灾孕灾普查成果,分析地质灾害点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范围,确定承灾体隐患等级,重点开展山区集镇等人口聚居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估。

洪水灾害,重点调查评估主要河流干支流堤防和水闸、重点中小型水库工程、重点蓄滞洪区的现状防洪能力、防洪工程达标情况、安全运行状态,调查山丘区中小流域和重点城集镇山洪灾害重点隐患。

森林和草原火灾,围绕林区、牧区范围内的居民地、风景名胜区、工矿企业、垃圾堆放点、重要设施周边、公墓、坟场、烟花燃放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边境地区等重点部位,针对森林杂乱物、按规定未及时清除的林下可燃物、违规用火、违规建设、重要火源点离林区的距离等情况开展隐患调查评估。

2.次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调查与评估

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核查非煤矿山、尾矿库的抗震设防标准、洪水设防标准等主要灾害设防标准要求执行情况,针对非煤矿山、尾矿库开展设防不达标或病险隐患调查评估。

汇总调查评估数据,形成自然灾害-非煤矿山等生产安全重点隐患清单,建设数据库,编制隐患分布图。

3.重点隐患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估

汇总隐患单项调查评估数据,根据隐患类型,开展隐患类型组合特征分析。构建多灾种多承灾体重点隐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定量、半定量、定性指标的特点,基于指标权重专家评判等方法,对不同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行赋值,利用空间聚类等方法,对全县行政区域进行重点隐患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估。

(三)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

在全县级行政区全面调查与评估政府、社会应急力量和企业、基层、家庭在减灾备灾、应急救援救助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各种资源或能力的现状水平。

1.政府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

主要调查县级政府涉灾管理部门,各类专业救援救助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点)、灾害避难场所等的基本情况、人员队伍情况、资金投入情况、装备设备和物资储备情况。

2.企业和社会应急力量参与资源(能力)调查

主要调查有关企业救援装备资源,保险与再保险企业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社会应急力量综合减灾资源(能力)。

3.基层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

主要调查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本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应急救灾装备和物资储备情况、预案建设和风险隐患掌握情况等内容。

4.家庭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

抽样调查家庭居民的风险和灾害识别能力、自救和互救能力等。

5.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评估与制图

主要开展县级行政单元政府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评估,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资源(能力)评估,乡镇(街道)和社区与家庭三个层面的基层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评估,编制综合减灾资源分布图与综合减灾能力图,建立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数据库。

(四)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地震灾害。建立分区分类的建筑结构、生命线工程(公路铁路)及生命地震易损性数据库,评估地震灾害工程结构直接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风险,给出不同时间尺度地震灾害风险概率评估和确定性评估结果。编制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概率水平、不同范围的概率性和确定性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地震灾害防治系列区划图。

地质灾害。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开展中、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判定风险区划级别,编制县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件,根据地质灾害类型、规模、稳定性程度、灾害风险等级等因素,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区划方案。

气象灾害。针对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和雷电灾害,评估气象灾害人口、经济产值、居民建筑、基础设施等主要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不同重现期危险性水平下县级各类承灾体遭受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编制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方案。

水旱灾害。针对重点防洪区和全区山丘区小流域,评估不同重现期洪水淹没范围内人口、GDP、耕地、资产、道路等基础设施暴露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编制不同尺度流域、行政区的洪水风险区划方案。编制主要河流防洪区、山洪灾害威胁区和局地洪水威胁区的宏观洪水灾害防治区划方案。分析县域水平干旱频率和旱灾损失,绘制旱灾危险性分布图和风险图。建立旱灾分区体系,编制旱灾风险区划方案。评估抗旱减灾能力,编制干旱灾害防治区划方案。

森林和草原火灾。建立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和标准,评估森林和草原火灾影响人口、经济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损失的风险。建立森林草原火险区划指标体系,编制森林草原火险区划方案。融合承灾体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确定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区划等级标准,完成县级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区划。

(五)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1.建设综合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技术规范体系

调查各单灾种风险评估和区划主要数据和成果情况,分析本次普查获取的自然灾害数据、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和社会人口经济统计数据情况,在已有行业标准规范和成果基础上,制定、执行县级相应行政单位的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规范体系。

2.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基于主要灾害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以及承灾体调查成果,采用风险等级和定量风险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主要灾种影响下的主要承灾体(人口、农业、房屋、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的多灾种综合风险;基于1公里网格的多灾种人口和经济期望损失评估,评估县级行政区划以及重点区域的多灾种人口损失风险和直接经济损失风险;基于多重现期的主要灾种危险性分析,评估主要情景下的主要承灾体多灾种暴露度。

3.灾害综合风险和防治区划

基于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成果,综合考虑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差异性,通过定量区划方法进行区域划分,形成以灾害综合风险为载体、具有区域特征的县级和重点区域综合风险区划;依据减灾能力评估、风险评估和单灾种防治区划结果特征值,综合考虑不同致灾因子对不同承灾体影响的预防和治理特色,进行综合防治区域划分,制定县级各级行政单元和重点区域的综合防治区划方案。

4.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库建设

建立综合风险制图规范,以数据、文字、表格和图形等形式对县级相应行政单位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汇总整编,编制县级1:5万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和综合防治对策报告成果库。

(六)其他调查、评估与区划

深入研究我县自然灾害特点,紧密结合防灾减灾需求,从横向调查对象扩展和纵向调查精度提高两个方面,研究提出、落实具有我区特色的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任务,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应用提升。

四、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总体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地震区划与安全性调查、重点防洪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全国山洪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草地资源调查、全国气象灾害普查试点等专项调查和评估等工作形成的相关数据、资料和图件成果,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调查单元,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监测站点数据汇集整理、档案查阅、现场勘查(调查)、遥感解译等多种调查技术手段,开展灾害致灾孕灾要素调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和减灾资源(能力)等灾害风险要素调查。共享与采集的各类数据逐级进行审核、检查和订正。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工程填图、模拟仿真等多种方法,开展单要素的评估。

综合利用灾害高危险区及避让区分布,重要承灾体类型、分布及设防水平,重大工程减灾资源(能力)等方面普查及评估资料,采取空间叠加分析、专家评定等方法进行重要承灾体选址及设防水平方面的隐患识别;利用多灾种、灾害链信息,运用各类综合分析方法,对灾害隐患进行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定。

综合利用灾害风险主要要素调查与评估的成果,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的空间分布和分级成果,主要灾害脆弱性评估、暴露度评估结果,参考行业规范或业务工作惯例,开展定量或定性的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成果,结合孕灾环境、行政边界、地理分区等因素开展风险区划,并结合各灾害和承灾体的防治特点制定防治区划。综合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通过对多灾种的综合、多承灾体的综合,多尺度的风险综合,实现不同形式的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综合风险区划和综合灾害防治区划。

(二)主要技术方法

1.工程勘测、遥感解译、站点观测数据资料汇集、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开展致灾孕灾要素调查

采用遥感技术、现场勘查和工程勘测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地震活动断层、地质灾害调查,汇集气象、水文等数据,通过构造探测、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技术手段,结合多种方法校核验证,采集各类致灾孕灾要素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工程填图、模拟仿真等方法,实现对主要灾害致灾危险性的评估。

2.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开展承灾体调查

共享利用承灾体管理部门已有普查、调查数据库和业务数据资料,按风险普查对承灾体数据的要求进行统计、整理入库。采取遥感影像识别、无人机航拍数据提取等技术手段获取房屋建筑等承灾体的分布、轮廓特征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抓取、现场调查与复核等多样技术手段,结合数据调查APP移动终端采集承灾体数量、价值、设防水平等灾害属性信息,并采用分层级抽样、人工复核等手段,保证数据质量。运用GIS空间技术,评估并生成承灾体数量、价值空间分布图。

3.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历史灾害调查

全面调查1978年以来的年度灾害、历史灾害事件,重点调查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的致灾因素、灾害损失、应对措施和恢复重建等情况。构建一整套历史灾害调查数据体系,形成历史灾害调查技术规范,汇集要素完整、内容详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历史灾害数据集。利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历史灾害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的分析评估。

4.多灾种、多要素、全链条相结合开展主要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综合评估

在主要灾害致灾调查与危险性评估基础上,形成灾害高风险区、建设避让区界定规范;在承灾体调查基础上,开展现有抗震、防洪等设防水平的判定;基于工程性防灾减灾信息,开展各类工程防护能力水平现状与技术规范要求的关系判定;充分利用多灾种、承灾体等多源信息,基于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研判主要灾种风险隐患;运用专家经验及层次分析等方法对灾害隐患进行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定。

5.多对象、多方法、多尺度分析结合开展主要灾害和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灾害风险全要素调查与评估成果为主要灾害和综合灾害风险提供致灾因子、承灾体、历史灾害、减灾能力等风险要素信息,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成果为主要灾害和综合灾害风险提供隐患分布和分级的信息。运用等级评估、期望损失、超越概率、情景分析等方法,综合危险性评估、脆弱性评估、暴露度评估的结果,参考行业规范或业务工作惯例,开展主要灾害和综合灾害风险评估。

6.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兼顾、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开展主要灾害和综合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

根据风险评估成果,结合孕灾环境、行政边界、地理分区等要素信息,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区划方法进行主要灾害风险区划制定,并结合各类承灾体不同灾害防治特点制定防治区划。在主要灾害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形式的多尺度综合灾害风险区划;兼顾区域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制定多尺度综合灾害防治区划。

7.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展普查基础空间信息制备与软件系统建设

通过地理信息、遥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专题要素、普查成果等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与管理。采用云服务技术架构建设灾害风险普查软件系统及其支撑数据库,实现多部门多层级应用的分布式部署、用户统一服务和多类型终端兼容接入,实现多部门、多层级跨平台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存储、管理和维护,基于应用需求统一数据服务。

五、数据库建设和软件系统应用

充分利用普查参与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基础,避免交叉重复,重点针对普查的数据采集、评估、区划开展空间数据制备与数据库、软件系统建设。

(一)空间数据制备

以国家层面下发的天地图和高分辨率专题要素图为基础和底图支撑,各行业部门根据任务分工,补充更新重点地区较新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突出本行业专题要素,形成面向不同灾种及行业的调查底图,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采集、填报数据,形成标准统一、覆盖全区、信息完善的风险要素空间分布数据集。

(二)数据库建设

按照纵向覆盖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横向覆盖应急管理、地震、地质、气象、水利、林草等相关部门的总体布局,基于统一的标准规范、数据基准、分类体系、组织结构和编码体系,建设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数据库体系。应急管理部门和同级相关部门,分别建设数据库、各灾种数据库和各专题数据库,通过云平台对数据统一进行管理,支撑各级、各部门间数据交互共享。

(三)软件系统应用

基于自治区-市-县(区)三级数据库体系,应用国家层面统一开发的普查软件系统,在自治区云平台上部署建设灾害风险普查软件应用平台,我县用户按相应权限进行远程访问。

六、质量控制

为保障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全面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建立过程质量控制、分类分级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督查和抽查机制,明确各部门开展专项成果和综合成果的质量管理职责、任务和办法。根据国家层面统一制订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质检与核查、汇交、审核、验收等制度,及相关技术细则,采取国家层面在软件系统建设中设计开发必要的质检功能和工具,支撑质量管理工作开展。

(一)过程质量控制

普查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各项内容根据实施环节和成果特点,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节点和程序,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技术方法和要求、组织实施及监督抽查办法,并做好工作记录。过程质量控制重点包括:普查原始资料的质量核查、普查空间数据制备的质量控制、外业调查的质量控制、普查数据汇交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控制、风险评估与区划的质量控制、成果发布前的质量控制。

(二)分类分级质量管理

为保证普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普查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建立分类分级质量管理体系,即各行业部门负责本行业普查成果质量管理;国家普查机构对地方的普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县级普查领导机构负责本级普查成果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定期向上级普查机构汇报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三)质量控制的监督抽查

彭阳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机构负责建立监督抽查的相关工作机制,明确监督抽查的主要职责。监督抽查的内容包括普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质量检查和验收的执行情况、成果质量状况等,监督检查采取现场巡视、调查与座谈、质量记录查阅、成果质量抽检等形式不定期开展,检查的范围覆盖全县。

七、普查成果与汇交

(一)主要成果

1.数据成果

主要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灾害等单灾种风险要素调查数据、主要承灾体调查数据、历史灾害调查数据、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数据,主要灾种重点隐患数据等,形成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涵盖各类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

2.图件成果

主要包括各级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灾害等单灾种致灾孕灾要素分布与危险性评估图谱,主要承灾体空间分布图,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图谱,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图谱,重点隐患分布图谱,综合风险评估与综合防治区划图谱,形成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图谱数据库。

3.文字报告类成果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文字报告,包括各类、各级风险评估报告,数据成果、图件成果、风险评估报告等各类成果分析报告,普查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专题及综合类工作和技术总结报告。

4.标准规范类成果

主要包括致灾孕灾风险要素、承灾体、历史灾害、减灾资源(能力)调查类技术规范,隐患调查与评估类技术规范,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类技术规范,综合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类技术规范,以及全国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大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建设系列技术规范,各类专项成果和综合成果质量控制和成果汇总系列技术规范。

(二)成果汇交

成果汇交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数据类成果、评估与区划图件类成果和文字报告类成果。国家统一制定《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汇交基本要求》,全县各部门按照国家层面统一制定的成果汇交基本要求、汇交细则和技术标准规范,根据普查进度安排,分类型分阶段进行成果汇交。各行业成果汇交由具体负责部门组织,应急管理局组织汇交各行业成果形成综合成果。成果汇交工作依托普查软件系统开展。

八、职责分工

(一)普查机构职责

1)依据国家有关要求,成立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机构,制定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报上级普查机构备案后实施。

2)按照自治区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方案,分阶段组织、部署宣传和培训工作。

3)依据自治区有关要求、自治区编写的培训实施方案、培训教材,负责各级普查工作的行政人员、技术人员、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

4)开展已有成果、基础数据与图件资料的清查和整理利用。

5)核查完善自治区下发的调查底图和普查专题要素空间底图,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报国家普查机构。

6)组织开展具体普查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普查任务。

8)组织开展级风险评估、区划和防治区划的编制工作;负责各乡镇、各部门普查数据成果审核汇集,形成级灾害风险普查成果

)各部门职责分工

应急管理牵头会同参与部门按照国家、自治区、固原市要求,编制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建设全数据库,开展全尺度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形成全综合成果。

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如下:

1)发展和改革局:参与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编制;协调相关单位及专家参与开展历史灾害、能源设施、通信设施等承灾体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负责粮食储备库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风险调查;协助开展公共服务设施的风险调查和企业及社会应急力量减灾资源、三次产业(商贸服务业)要素等调查,协助开展综合减灾资源(能力)等调查。

2)财政局:参与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案编制落实中央自治区、固原市财政补助政策。

3)自然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协助指导历史灾害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组织开展全地质灾害风险森林和草原火灾调查、重点隐患排查、区划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负责质检、审核、汇集乡镇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普查成果加工整理已有地质灾害森林资源清查等相关成果数据按要求将全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4)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彭阳分局:负责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重点隐患调查工作负责上述重点隐患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成果审核汇集、评估分析和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乡镇相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相关领域全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5)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房屋建筑、市政设施领域普查工作负责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基础数据采集、核查汇总、评估分析、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乡镇相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全房屋建筑、市政设施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6)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普查工作协助指导历史灾害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负责全公路、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采集、数据成果审核汇集、评估分析、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乡镇相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全交通基础设施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7)县务局:负责水旱灾害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洪水灾害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协助指导历史灾害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加工整理水利普查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组织开展全暴雨频率图、洪水频率图、洪水风险图、干旱风险图等全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工作负责水旱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调查与评估等数据采集、数据成果审核汇总、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市县(区)水旱灾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全水旱灾害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8)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农业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等调查评估区划工作负责农业承灾体调查、风险评估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按要求将全农业承灾体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9)县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技术培训负责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重点隐患综合调查与评估、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实施方案编写;指导乡镇、部门开展调查评估区划工作负责开展全尺度综合评估和区划工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承灾体调查工作,承担全尺度主要承灾体经济价值评估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范围空间数据采集负责汇集全县各部门和单位的普查成果;负责形成全灾害风险普查综合性成果、数据库。

10)县统计局:参与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实施方案编制负责协调共享全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相关数据。

11)县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协助指导重要承灾体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加工整理全已有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动参数区划等相关成果数据组织开展全尺度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构造图编制、地震危险性与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工作负责地震灾害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成果审核汇总和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各乡镇地震灾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全地震灾害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12)县气象站:负责气象灾害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与区划等工作。指导乡镇开展调查评估区划工作协助指导历史灾害与行业减灾资源(能力)调查负责加工整理历史气象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数据组织开展全尺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工作负责气象灾害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成果审核汇总和数据库建设等负责质检、审核、汇集乡镇气象灾害普查成果按要求将全气象灾害普查成果汇集至应急管理

13)人武部:根据全军关于开展军事区域灾害风险普查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规范,开展军事区内主要灾种致灾孕灾风险要素调查、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根据全气象、水旱、地震等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安排,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其他成员单位根据部门任务清单积极配合县普查办开展普查工作,提供普查办所需的数据资料,协助做好相关表格信息的填报。

九、实施计划

根据任务规划与设计,普查实施共分为2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

2020年,建立各级普查工作机制,落实普查人员和队伍,开展普查宣传培训;开展各级已有成果、基础数据与图件的清查与整理加工;组织开展试点,形成第一批普查成果。

1.成立普查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彭阳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机构,落实专家技术团队,划清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2.编制普查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参照自治区固原市相关实施方案要求编制彭阳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

3.整理利用已有成果

检核和分发国家提供的已有成果、基础数据、空间底图等数据。全面收集利用各类普查和相关行业领域调查评估成果,结合普查任务及内容需求,开展数据资料清查与整理,并作为普查的重要内容,按统一标准规范接入普查信息系统。

4.开展普查宣传

制定宣传计划,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工作。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充分调动本部门、本系统力量,切实承担部门责任,开展宣传工作。

5.组织普查培训

按照国家、自治区、固原市培训要求,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机构行政、技术、普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对考试合格的发放培训合格证。

(二)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

2021年—2022年,完成灾害风险调查和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防治区划图,汇总普查成果。

1.普查对象清查登记

针对各乡镇、各部门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工作,摸清普查对象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准确界定普查对象的普查方式及填报单位。参照自治区层面设计形成有关清查内容与指标体系及技术要求,形成彭阳县清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查工作。

2.全面调查

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机构有序组织普查队伍,通过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调查、推算估算等方法获取普查数据,并通过普查软件进行填报,完成逐级审核上报。

3.督导检查

结合普查工作进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机构适时组织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汇总分析

级负责汇集(审核)形成本地区普查数据成果,并按照统一要求向自治区层面提交。

5.风险评估与区划

按照综合风险评估标准和综合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规范,开展县级和其他评估区划单元的风险评估、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区划工作。

6.成果汇总与发布

遵循“县(区)、市、自治区、国家自下而上,各行业部门横向到应急管理部门”的原则逐级报送各类成果,并统一纳入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管理系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成果分析,编制全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报告,上报自治区层面统一发布普查成果。

7.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化工作制度建立

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研究,建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化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调查与评估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彭阳县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机构,落实国家及区市普查实施相关决策部署,解决全县灾害风险普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抓好责任落实,指导推进普查实施。

普查工作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定期汇总普查实施进展,研究提出普查实施的建议,组织筹备召开协调工作会议,推动落实工作会议议定事项。

(二)落实普查经费

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经费以地方保障为主,由财政部门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分级保障。各乡镇各部门要确保经费落实到位。目前已安排各领域的常态化风险调查工作经费,要优先用于普查工作,普查工作结束后按原渠道安排使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打印本页

主办: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0954-7013891
电子信箱:pyxxxzx2010@163.com

宁公网安备64042502000001
宁ICP备11000053号 网站标识码640425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54-7013891  
邮箱:gywa761@163.com
中央举报中心 网站地图

适老化及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