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40425001/2023-00032 | 文号 | 彭政发〔2023〕38号 | 生成日期 | 2023-05-08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责任部门 | 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有效 |
彭阳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关于对全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彭人常审〔2023〕2号)文件要求,现将《关于2022年全县环境质量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随文呈报,请审阅。
彭阳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2022年全县环境质量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2年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固原市委和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严守“三条红线”,深入开展“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不断压实行业部门职责和企业的主体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转办案件和反馈问题整改,依法、精准、科学治污,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一、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紧盯区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要求,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2022年大气优良天数314天,优良天数占比88.4%。主要污染物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48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茹河、红河出境断面平均Ⅱ类水质,蒲河平均Ⅲ类水质,“三河”水质达标出境;辖区无污染或疑似污染土壤,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完成区市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
二、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方位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三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之路。修订完善了《县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细化各乡镇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靠实行业主管部门“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主体责任,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群众投诉件8批次8件,其中大气类3件、土壤类2件、水环境类1件、噪音类1件、生态类1件,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督察组曝光的“固原市大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未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我县按照“一场一策”的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清单,组织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渗滤液处理设施扩容等重点项目,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实行公司化运营管理,涉及问题已完成整改并通过区市验收;督察组反馈的15个生态环境方面的共性问题,制定印发《彭阳县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部门和乡镇,细化了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确保反馈问题按期清仓见底。目前立行立改长期坚持的2项和2022年底前完成的2项已完成整改正在组织销号,2023年底前需要完成的6项和2025年底前需要完成的5项正在按照时序要求推进整改。
(三)坚持精准施策,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淘汰老旧车辆78辆,购置新能源公交车75辆,占比71.4%;配送优质清洁煤5400吨,组织实施7个乡镇39000平方米的北方清洁能源采暖项目,县城东热源厂环保设施改造项目顺利完成,烟气达标排放;建筑施工现场、料场土堆等裸露地面苫盖12900平方米。城区道路“一冲二洗三保洁四抑尘”清扫保洁,每天喷雾降尘4次,县城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广秸秆青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37.0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持续继续优化水环境质量。建成投运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生活污水128.79万吨。建成投运王洼镇路寨、古城镇小岔沟、乃河、海口等乡镇污水集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正在申报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暨综合利用项目1个,估算投资75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全县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总户数达32170户,污水治理率达到42%,全面消除城乡黑臭水体,红河、茹河、蒲河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出境。三是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创建,建成446家养殖场标准化集粪场30862平方米,沉淀池9375立方米,建成有机肥厂2家,畜禽粪污处理站1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79.8万吨,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9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化肥利用率40.5%。逐步探索化肥农药等有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运用,提升循环利用效率。四是强化工业固(危)废防治。规范化处置工业固体废物169.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00%,全县19家医疗卫生机构医废联网监控,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健全危险废物转移、处置联单和审批制度,督促汽修、水泥制品、煤矿行业建成危废暂存间12个,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对废旧油收购、采油厂等进行专项执法检查54家次,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环节进行督察检查,健全管控台账,对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全程管控。
(四)强化舆论引导,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和执法监管相结合的浓厚氛围。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10次,“六五环境日”、“6.15全国低碳日”等大型活动4次,活动悬挂横幅120余条,发送短信4万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2万余份,形成全民参与生态环保的新格局。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生态环境交叉执法监管制度,紧盯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累计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117家次,检查企业94家,开展执法和预警监测45次,受理“12369”环保热线、“12345”便民服务热线以及网络舆情等36起,环境信访投诉查处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有效化解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对标区市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受输入性沙尘天气和臭氧等极端天气影响,大气优良天数比例有所下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还需持续用力。二是红河、茹河、蒲河生态基流极不稳定,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存在短板,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和河长制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三是农村部分畜禽粪污未经熟化直接堆放于田间地头,污染隐患还未彻底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还需加大力度。四是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不容忽视。王洼煤业公司矸石处置和综合利用率不高,主动履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到位。企业还需加大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资。下一步,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审议意见落实为抓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统领,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要持续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开展联合执法,能力把输入性沙尘和臭氧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二要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点位风险排查,穷尽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三要认真推进中央和区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督促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巩固整改工作成效,防止出现反弹。四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夯实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提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执法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精准司法、高标准执法的能力和水平。